:母亲,我们为什么要去抢夺别人的东西?

    说话的是一个稚嫩的男孩,看模样只有六七岁的样子。

    男孩的母亲拍了他头一下:笨蛋,为什么要问这么愚蠢的问题,不抢东西咱们冬天吃什么?难道要我们饿死呀?

    男孩的父亲倒是好脾气,解释道:阿刚,你现在还小,有些事情可能暂时还不懂,不过这个世道就是这么残酷,你不去抢别人的,别人也会来找你麻烦,所以只能先发制人。

    男孩的母亲有点不乐意听了,讥讽道:就你知道的多,你学习了那么多汉人文化,怎么往家带点钱呢?

    男孩的父亲被说的顿时哑口无言。

    男孩看看父亲,又看看母亲,一时之间不知道谁说的更加准确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时光任在,宋太宗为了建功立业,不顾群臣,反对举兵攻打大辽,大宋刚刚建国锐气正盛,辽军节节败退恰逢耶律休哥率领大队人马前来支援,这才挽回了战局,一时之间,耶律休哥成为了大辽国的英雄,然而人红是非多,一些和他同宗的宗族子弟,开始对他恶意诽谤,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她的身上,耶律休哥领兵打仗是一把好手,可是背后的亲人给他捅软刀子,却让他无处着手,既伤心又厌烦,无奈之下耶律休哥只得奔赴大辽南苑,长期拒守在边关对抗外敌,因其功绩卓勋被封为宋国王!

    然而不论耶律休哥走到哪里都会成为宗族交易的筹码,那些沾亲带故的人,不断的吹嘘耶律休哥的功绩,仿佛是他们自己带兵打了胜仗一般。

    他们还不断的给他介绍女子,表面上是为了他的终身大事考虑,实际上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,耍耍嘴皮子就能够轻松得到很多利益,久而久之这群亲族又变成了一群好吃懒做的人,经常说三道四却从来不做实事。

    反倒是耶律休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宋辽两国的和平上,他经历过战争的洗礼,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凭着一腔热血上阵杀敌,然而他也看到过很多因为战争而妻离子散的家庭,孤苦无依的老人,沿街乞讨的小孩比比皆是。

    他认为只要是战争,哪怕打赢了,哪怕最后的目的是好的,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伤害到很多人。

    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避免战争?他陷入了长久的沉思,最后得出一个结论,变强,不断的变强!这还是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给他的启发,降北宋万人卸甲,这是强大到一定程度,让对方连对抗都失去了勇气,这才是不战而屈人之兵!

    耶律休哥少年时期在契丹勇士军团里面有过几年的历练,在这里非常的讲究实战,从里面出来的人至少都能在军队里当一个小的领头,当年对抗宋军的时候,有很多宋军将领的武力非常高强,别说一对一,有的五六个打一个都不见得能够胜过对方,不过契丹士兵的战力普遍要比宋兵强上那么一点,再加上他们擅长骑射,在北方平原占据地利优势,这才能够将其围困,利用人海战术生生的将那些将领们生生的耗死。

    说来也是命运弄人,想要建功立业的时候,得不断的变强,想要和平就更得变强,在这个世上,无论你想要做什么,能力永远限制了你的上限。